得了痛風,謹慎選擇食物無可厚非;但是,由于很多患者對痛風認知不足,所以往往出現一些極端的飲食觀念,反而加重病情。
比如,完全不吃水產品,完全不吃豆類等,這樣很容易造成患者飲食上的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的情況;其實,對于這些飲食誤區,加以分辨,痛風患者照樣可以吃的對又吃的好。
誤區一:痛風患者不能吃海鮮水產品
大部分水產食物的嘌呤較高,所以痛風患者進食后容易引起血尿酸明顯升高,而誘發痛風。但是,比如海帶、海蜇皮、海參、紫菜類食物,痛風患者是可以食用的,有利于促進代謝,對防止痛風石的形成有一定幫助。
誤區二:痛風患者不能喝任何酒類
我們都知道痛風患者不要喝啤酒、白酒類,對疾病是有弊無利的,但是如果在聚會場合時,可以適當喝一點紅酒,對血尿酸值影響較小。
誤區二:痛風患者不能吃豆類和豆制品
豆類中黃豆和黑豆的嘌呤含量較高,所以痛風患者不要大量食用燉煮或榨成豆漿的黃/黑豆。但是,如果把黃豆加工成豆腐,大部分嘌呤融進水中,豆腐內含的嘌呤就會較少,痛風患者在間歇期可以少量食用;此外,紅豆綠豆富含對人體有益的植物蛋白,對血尿酸代謝有促進作用,因此也可以適當食用。
誤區四:痛風患者不吃魚、肉類就不會發作
很多患者害怕痛風發作,不吃魚,不吃肉類,結果還是發作。其實,嘌呤除了從食物中攝入,大部分是由我們人體自身代謝產生的。如果我們長期不攝入肉類,容易造成蛋白質缺乏、組織器官功能下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可以在痛風間歇期食用一些豬瘦肉、牛瘦肉、雞胸肉等脂肪含量低的肉類,如果是水煮,盡量不要喝湯汁。
誤區五:痛風患者要多吃粗糧
粗糧中含的嘌呤量高于細糧,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應以細糧作為主食,比如白面包、餅干。在痛風急性期,應少吃或不吃粗糧類,間歇期可適當食用,但是不超過50g為宜,盡量選擇玉米、小米等嘌呤含量較低的粗糧。
所以,無論是痛風還是高尿酸,飲食控制并不是說完完全全不能吃,我們要控制好攝入嘌呤的量,做到飲食適度,適當鍛煉,起居有度,遵醫囑服藥,這樣才能減少痛風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