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發麻的情況,我們會經常遇到。比如長時間坐著、趴在桌子上睡覺、拎重物過久、上廁所蹲太久等等...都會出現。
這些大多是一些物理性的,主要是因為我們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或者不良姿勢造成的手或腳步供血不足引起的,一般手腳回正到原來的姿勢就會慢慢緩解。
當然,手腳麻木并不僅僅只是物理性的原因,也很可能是由于身體內的某些疾病原因引起的,需要我們加以重視。
引起手腳發麻的疾病
1、頸椎病
頸椎病是頸椎間盤突出,刺激到腰部周圍神經引起的一些癥狀;頸椎間盤突出刺激的神經根,神經根影響上肢神經的功能,出現手麻發脹這些癥狀。
2、肩周炎
肩周炎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造成手麻,但是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影響關節活動,產生了整個上肢活動受限或障礙,會引起相對的麻木癥狀。
3、腦血栓
由于腦部供血不足,腦區域組織就可能發生缺血、缺氧,長期如此可能會發生壞死,導致一系列癥狀的發生,如手麻就是其中之一。
4、糖尿病
糖尿病的并發癥會出現手腳麻木的情況,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嚴重時四肢會有麻木、灼熱感。如不積極治療,可造成嚴重周圍神經損害。
當然,引起手腳麻的疾病還有其他;那我們生活中如何避免手腳麻這個情況呢。
1、改正不良姿勢
物理性的手腳麻主要是不良姿勢引起的,所以我們改掉這些不良姿勢、坐姿,避免長時間抬重物,減少勞損,久坐了一段時間后,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多扭扭脖子,轉動一下手臂,放松肌肉。
2、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多運動可以鍛煉我們的肌肉群,減少肌肉的攣縮,而且對于一些關節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的患者來說,對疾病也是有益的。
3、飲食健康、注意保暖
有一個良好健康的飲食,可以適當補充一下優質蛋白質,增加維生素D與鈣質,有貧血的可以補一下鐵,總之三餐保持正常,多飲水。還有是要注意保暖,有些人受了涼,也容易出現手腳麻的情況。
經常手腳麻的人,可以對照以上的方式來自我改善,但是如果還是沒有得到緩解,那么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分析具體原因,明確診斷,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則準確的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