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所以不存在完美的人,是個人總會有某些方面的缺陷。自閉癥的患者也是如此,患者雖然存在行為障礙,但不可否認他們在某一方面的天賦。在歷史長河中,患有自閉癥的名人可不少,愛因斯坦、牛頓、拿破侖等都是我們比較熟知的自閉癥名人。
自閉癥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疾病,早在2007年開始,國際上就把每年的4月2號定為“世界自閉癥關愛日”,隨著大家對自閉癥的關注,越來越多不愛說話,孤僻,不合群,不能正常社交的兒童得到了關注,經常科學的干預治療之后,能夠參與到正常的生活。
當發現我們的小孩患有自閉癥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是不知所措的。畢竟不知道相關的疾病知識,不知道怎么關心自己的小孩。那么我們就針對這一個問題,聊聊當孩子確診了有自閉癥之后,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1、調整好心態,不要過度自責
建議各位爸爸媽媽不要過度的自責,覺得是自己的原因讓孩子患上自閉癥。家長自己也要調整好心態,多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這一方面可以多跟醫生進行交流,畢竟醫生才是這一方面的專家。家庭教育在自閉癥的治療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長們需要積極的參與整個治療過程,讓孩子能克服障礙,融入日常交往中。
2、制定干預治療并監控
干預治療以教育訓練為主,主要是為了能夠提高患者的交流和交往能力。在制定干預計劃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主要包括對患兒行為的觀察還有體格檢查等,通過評估結果來制定個性化的干預計劃。
在整個干預治療過程中,家長們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追蹤記錄,比如說觀察孩子是否能遵守一些基本的行為規則。當口渴、感到饑餓,或者想上廁所的時候,是否會主動的表達需求等等。
如果干預治療方案有效,則繼續實施干預,直到達成階段性的干預目標,然后再進行評估,開始制定下一階段的干預計劃。如果干預治療沒有起效,就需要找出可能影響干預治療的因素,及時進行調整。
3、治療期間家長們要保持耐心
自閉癥的孩子學習能力是比較弱的,需要家長們有耐心,反復教導。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感觸這個世界。多問孩子一些簡單的問題,引導他們多開口說話。并且還需要教會他們一些生活常識,比如說過馬路應該遵守紅綠燈,什么樣的東西不能吃等,給他一個正確的生活引導,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4、不能盲目隨眾,以個性化治療為原則
自閉癥的治療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家長們不能心急,不能過度的干預孩子的日常活動。很多家長恨不得立刻找到一家好的訓練機構,馬上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家長們需要根據孩子的一些反應,選擇最容易接受的治療方案,而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反復嘗試各種方法。家長都失去判斷力的話,那孩子的病情就更難找到突破口了。
自閉癥目前是沒有特效藥物治療,這是一種伴隨一生的疾病。患者一般會過分執著于某一方面,我們不妨好好發揮他們的優勢,讓他們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融入這個世界。讓我們一起關愛自閉癥患者,讓他們不再孤獨。
參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發育行為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兒童保健專業委員會,兒童孤獨癥診斷與防治技術和標準研究項目專家組.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早期識別篩查和早期干預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2017,055(012):89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