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兒童轉變成人角色的過度期,也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的時期。
很多孩子表現的反抗父母、想法消極、不愛學習、整天過的渾渾噩噩,在父母、在老師眼里,這些通常都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簽,但可能事實并非如此。
有研究指出,大概有50%的精神分裂癥是出現在青少年時期,也就是說,兒童和青少年期也會出現精神分裂癥。
相比成人而言,青少年精神分裂癥一般是由遺傳、成長發育等因素影響的,介于孩子心智尚未發育健全,以及青春期心理問題容易被忽略,沒有及時發現和重視,以致于影響孩子成長的一系列發展,讓本應無憂的年紀,蒙上陰影。
01
青少年精分的3個信號
1.功能退化
注意觀察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有沒有問題,日常活動興趣有沒有減少,是否影響溝通和學習。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要找出原因。
2.感官異常
經常有一些異常的想法及行為,有一些異常的體驗、奇怪的感知體驗,比如是經常說聽到周圍有噪音或動物叫聲,看到超人、怪獸等,出現幻聽、幻視。
3.情感變化
突然變得冷漠、對什么都無所謂,還容易發脾氣、沖動、具攻擊性,說話做事充滿敵意。
02
精分治療為什么難
很多精分患者,精神壓力都比常人大很多,而且有被害妄想癥,對于疾病也沒有一個深刻認知,如果你讓他去接受治療,可能他會認為是你想害他,而拒絕就醫,這也是治療中最讓人頭疼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些患者是接受了治療,但是在服藥過程中受不了藥物的不適反應,而排斥,又或者是覺得自己稍微有點好轉就停藥了,殊不知擅自停藥反而讓疾病加重。
03
青春期精分如何治療
(1)關鍵要讓孩子看到希望,讓他有個目標,要鼓勵他,多做放松訓練,讓孩子的身心放松下來,心情變得舒暢,感受生活的美好,病情也會得到好轉;
(2)還有是要注意孩子飲食,因為本身精分的人不喜歡動,活動少,容易造成肥胖,可能引發其他疾病,可以定期帶孩子出去參加活動,這也是有利的;
(3)加強患者對抗疾病的意志力,多陪他聊天,這也有助于社會功能的康復;
(4)醫囑服藥堅持不能斷,監督好孩子按時吃藥,陪孩子定期復查。
(5)青春期孩子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家長可以陪著他學習,有疑問可以及時回答,如果難度太大的,也可以詢問老師,可以減少孩子胡思亂想的時間。
所以,青少年要正確認識自己,掌握一些身心健康知識,學會調節不好情緒;作為家長、老師,也應該給予鼓勵和關心,如遇到孩子有異常表現,要及時就醫,接受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和治療,給予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度過青春期。
參考文獻:青春型精神分裂癥護理觀察量表的應用及護理對策.程小丹鄭祝蘭謝朝暉,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