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一個顧客過來咨詢,說家人半年前因為腦外傷做了開顱手術,后來就出現癲癇。醫(yī)生給開了德巴金(丙戊酸鈉緩釋片),已經服用有三個月了。服用期間癲癇發(fā)作5次,大概20多天發(fā)作一次,但很明顯發(fā)作時癥狀一次比一次輕,所以也沒咨詢醫(yī)生就自己減了劑量,這一減結果第二天就發(fā)病了,而且比上一次還嚴重,所以就過來咨詢能不能換個藥。聽別人說吃治閑靈(復方苯巴比妥溴化鈉片)效果不錯,但網上查了下治閑靈的說明書說有顱腦損傷的患者禁用,所以特地過來問問像他家人這種情況能不能服用治閑靈。
其實很多癲癇患者都會出現上述這種情況,感覺自己病情好一點就自行減藥量,或者聽到別人說別的藥更好就會想要去嘗試。雖然患者急切想要擺脫吃藥,擺脫癲癇發(fā)作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而且服用抗癲癇藥物也會給患者帶來一些比較明顯的不良反應,但這個病并不是普通的傷風感冒,是不可以隨意減藥量或者更換藥品的,否則不但不會減輕藥物對身體帶來的不良反應,反而還會導致病情加重的情況出現。
癲癇患者不管是減量、換藥、停藥都需要謹慎,必須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如果服用藥物達到最大的治療劑量,達到血藥濃度仍不能控制發(fā)作,或/和產生藥物不良反應時,可考慮換藥或聯合用藥。否則,只要藥物有效,都不建議換藥。而且換藥時切忌驟停原藥,采用先加后減原則,即先加用要替換的藥物,等藥物達到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后,再遞減原來的藥。原來的藥物需要逐步減量,到停藥至少需數周至數月的時間,不宜在增加新藥物的同時馬上減掉或停掉以前的藥物,否則會容易引起癲癇持續(xù)發(fā)作狀態(tài)。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需要立即停藥的,必須要入院觀察。
那癲癇患者是不是就要一輩子都離不開抗癲癇藥了呢?不是的。當癲癇發(fā)作完全控制后2-5年內無發(fā)作,且腦電圖正常者,可考慮逐步停藥。停藥過程為逐步減量并定期(6個月左右)復查,若仍沒有發(fā)作,且腦電圖始終正常,則可繼續(xù)減量,直至完全停藥。這一過程一般需要1年左右,即每1—2月減少劑量1/12。停藥后又復發(fā)者,應立即重新給藥治療。而且即使停藥后還是要定期(3—6個月)去醫(yī)院復查一次,平時也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建議戒煙酒、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勞累,不要進行刺激的娛樂活動,比如打電動玩具,看恐怖電影等。這樣癲癇才能遠離你我他。
如果還有其他關于癲癇的問題也可撥打400-168-0606咨詢康德樂大藥房專業(yè)的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