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衰竭,是在各種腎臟疾病的基礎上出現腎功能的減退,至腎功能完全喪失。
一旦發現腎臟疾病,必須早防早治,否則到了疾病后期,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對腎臟的損傷也是不可逆的,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所以,正確認識疾病,了解疾病的防治尤為重要。當然,很多患者在疾病防治中存在很多誤區,需要我們一一擊破。
關于慢性腎衰竭防治誤區
誤區一:慢性腎衰竭后能治愈
得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如果想要減緩疾病惡化是可能的,但是要完全阻止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然后治愈,目前還達不到。
有慢性腎衰竭的患者,首先還是要制好血糖、血壓,其次是要控制好尿酸,定期到醫院復查,糾正并發癥,當然也要做一些飲食的調整,比如低鈉低鹽,配合藥物,這樣可以有助于減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速度。
誤區二:不水腫,尿蛋白正常,腎病就沒了
很多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理和使用藥物后,發現水腫的情況消失了,測尿蛋白也正常了,于是就覺得應該停止治療了,其實這是錯的。
持續治療是腎衰竭預防的有效方法,結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才能繼續保持穩定的數值和減緩疾病癥狀。
誤區三:慢性腎衰竭一定要做透析
透析目的就是要用人工腎的方法幫助清除體內的廢物,慢性腎衰竭患者要不要做透析,首先應該看腎衰竭發展到哪個階段。
如果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5ml/分,那么可能就要準備考慮做透析了,低于10ml/分,就要考慮透析了;或者說肌酐大于707或者尿素氮大于或等于28.6,就要做透析治療。
誤區四:慢性腎衰竭患者透析后就可以恢復
腎衰竭在不同階段有不通癥狀表現,所以要根據各個階段來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常規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透析等,藥物只是輔助排毒,控制相關并發癥的進展,透析也只是暫時替代腎臟的作用,來排出體內的廢物。
但是,對于腎衰竭中晚期的患者來說,透析和藥物都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所以不能說透析后患者就恢復了,最好的方法是進行腎移植。
誤區五:腎衰竭患者想要治好直接腎移植就可以
腎移植禁忌癥:有結核、艾滋病、肝炎活動者,藥物成癮者,進行性代謝疾病,近期心肌梗塞,存在持續性凝血功能障礙者,壽命預計小于2年者,其他臟器功能存在嚴重障礙者。
腎移植是需要分情況而定,而且腎移植的患者需要長期使用免疫藥物,防止排斥。
誤區六:慢性腎功能衰竭全部都可以預防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預防只能從源頭著手,原發性的腎臟病基本沒法預防,只能延緩它的出現和進展。
原發性的腎臟疾病,例如腎小球腎炎,愈后還是會反反復復,十年二十年之后也會出現腎功能衰竭,當然也有極少數例外的。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常見的嚴重腎臟疾病。很多患者沒有足夠的重視,一旦癥狀明顯,就已經到了晚期,所以,做好定期檢查,做好防治工作,早發現早治療,才能贏得更多寶貴的治療時間,減緩疾病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