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許先生原本生活順遂,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然而,幾個月前,他身體出現乏力、食欲不振的癥狀,起初以為是工作勞累所致。但之后癥狀愈發嚴重,出現水腫和血尿,就醫檢查后竟被確診為尿毒癥。這一消息對許先生猶如晴天霹靂,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患上這種疾病。
好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讓他振作起來,積極面對治療。他了解到尿毒癥雖嚴重,但通過合理治療和管理,仍能過上相對正常的生活。
什么是尿毒癥?
尿毒癥,醫學上稱終末期腎病(ESRD),是腎臟疾病的嚴重階段,此時腎臟功能幾乎完全喪失,無法正常排出體內廢物和水分。它通常是長期慢性腎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或治療的結果。
腎臟主要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多余水分,維持體內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當腎臟受損嚴重時,無法完成這些功能,導致尿毒癥發生。
尿毒癥癥狀多樣,包括疲勞、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肌肉痙攣、關節疼痛、呼吸困難、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貧血、高血壓等。病情進展會使癥狀加重,引發更嚴重并發癥。
尿毒癥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患尿毒癥。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受地區、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影響。在中國,尿毒癥發病率也在上升。中國腎臟病數據系統(CKDS)報告顯示,我國尿毒癥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其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居民高于農村居民。
患上尿毒癥,要做好這5件事
尿毒癥患者需采取一系列措施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
1.遵循醫生治療計劃: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腎功能制定個性化方案,患者要嚴格執行,包括透析、藥物、飲食調整等。
2.保持良好營養狀態:尿毒癥患者飲食需特殊管理,控制水分和營養攝入。遵循營養師建議,選低鹽、低鉀、低磷食物,保證蛋白質和熱量充足。
3.控制血壓:高血壓是常見并發癥,會加速腎臟損害。按醫生建議服降壓藥,如ACE抑制劑(賴諾普利)、ARB(厄貝沙坦)、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等,定期監測血壓。
4.管理液體攝入:限制液體攝入,防水腫和心臟負擔,按醫生指導控制每日量,透析時保持液體平衡。
5.保持良好心理健康:尿毒癥影響生活質量,易致焦慮、抑郁,尋求心理支持,與家人、朋友、醫生溝通,參加支持小組。
此外,尿毒癥患者應定期進行血液和尿液檢查,監測腎功能及廢物、電解質水平。在飲食和生活起居上都要格外小心。
參考來源:
[1]柳葉刀《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
[2]中國醫學論壇報《尿毒癥患者越來越多!醫生勸你:4種食物少吃,腎會感激你!》